金融战争
http://cache.tianya.cn/publicforum/Content/develop/1/112184.shtml
四
金融寡头对中国的金融战争有五条进攻路线:收购骨干装备产业、房产投机、汇市、股市、期市。股指期货推出后即成为第六条路线。
两种战略:
(1)疯狂推高各类资本品价格,获利回吐,制造金融危机。
(2)收购骨干产业,使中国成为国际金融巨头控制下的加工工厂。
由于中国大力强调自主创新,准备抑制国际巨头对骨干装备产业的恶意并购,使金融巨头控制中国产业的阴谋难以全部得逞。预计今后这个领域将展开反复的拉锯战。虽然中国局部利益仍有可能受损,但只要坚持“自主创新”的方针不动摇,国际金融巨头在此领域将难以掀起太大风浪。
中国已制定了限制外国人炒作房产的法规,只要认真加以贯彻,将使金融巨头掀起房产投机恶浪的阴谋破产。(但小损失仍不可避免。)
因此,国际金融巨头的进攻路线将只剩下四条:汇市、股市、期市、股指期货,总起来就是金融市场。
五
近年来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并居高不下,这是国际金融寡头针对中国的一场巨大阴谋。其目的是,通过原材料涨价,加剧中国企业的经营困难,造成中国骨干产业的大面积破产,以便利用中国的产业私有化(政策性破产)政策,大肆收购,全面控制中国的骨干产业。
必须充分注意,日本金融势力也深深参与了这一巨大阴谋。正是由于日本钢铁企业的大幅提价,导致国际铁矿石原料价格的大幅飚升。
这同时表明,国际实业巨头也已成为国际金融巨头的直接或间接控制对象。正是在金融巨头的支持下,实业巨头才敢于放胆收购中国骨干装备企业。到目前,中国已有多个产业被外资控制或渗透,表明国际金融寡头的收购战略已获得相当的成功。
但是,金融寡头们也有失算之处。由于大规模通货膨胀( 这首先是由金融寡头的战略引起的),使世界各国居民购买力相对下降,从而使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大规模涌向世界市场。中国外贸出口连年高速增长。金融寡头打压中国经济的目标落空。
其次,随着中国新政的实施,金融寡头的收购战略日益受到抑制。
第三,由于中国实施经营非洲战略及其它相关战略,金融寡头抬高原材料价格扼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企图也已被部分打破。
总的来说,国际金融寡头与中国的原材料期货战、企业购并战错综复杂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中国应对的主要策略是:
(1)建立强大的原材料储备体系。
(2)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应以满足自身需要为标准,不得参与投机。决不允许再出现中航油和国储期铜类似事件。(任何对国际期货的投机性参与都可能被国际金融寡头无情吞没。)
(3)持续大力经营非洲。向世界各地拓展资源渠道。
(4)推进自主创新。
(5)通过国家采购、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措施,扶持民族产业。
六
由于企业并购战与原材料期货战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金融寡头在这两个领域发动金融战争可能伤及自身,因而中国只要掌握正确的策略,因势利导,基本可以确保较长期的安定。
今后金融战争的主战场将移至汇市和股市。而其焦点则聚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。原因是,只有拆解中国的外汇储备,金融巨鳄才能任意做多或做空,将中国的汇市、股市玩于股掌。
近年来,围绕中国的外汇储备,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。美国则直接施压:不减少外贸顺差(实际是针对中国的外汇储备)就制裁中国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随声附和:中国的外汇储备确实太多了,应该赶快花掉。
其实,一万亿外汇储备根本算不得多,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投机资本。这种投机资本就象左冷禅输送给任我行的寒冰真气,越多越危险。如果说一定要减少外汇储备,首先应当抑制投机资本的涌入。实际上,近期兴起的关于金融战争的热话题,本来是没有必要讨论的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坚持最强硬的金融保护体制。但是,由于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,金融领域不得不放开,加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不断鼓噪,使讨论这个话题不仅必要,而且非常严峻和迫切。
中国应对金融战争的关键在于保持高额的外汇储备。因此,必须坚决驳斥各种关于应减少外汇储备的错误思想言论。例如外汇储备过多易引发通货膨胀、易贬值受损、易导致“人民币流动性过剩”、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等。由于经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,此类理由可以举出千万条,但却盖不住一个最大的道理:中国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,这必须依靠高额的外汇储备才能支撑。
七
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危机四伏。金融战争已成为常态,并且愈演愈烈,甚至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程度。中美之间的金融战争不仅不可避免,而且早已刀光剑影,寒气森森。这是悬崖绝顶上的搏斗,退让就是死亡。如果中国获胜,凭着仁义之心,美国尚可保全躯体。如果中国战败,信奉丛林法则的美国将毫不留情。中国必坠入万丈深渊。
中国人民极其热爱和平,但这和平却乞求不来,只有依靠斗争与反抗。面对美国金融寡头紧锣密鼓的战争部署与外围摩擦战,中国必须实施积极防御战略。
中国十年内的根本目标应是击破美元霸权体系,推动建立以欧元为第一流通货币的国际金融新体系。操作办法很简单:使美元币值每年均匀地下跌3%左右,十年达到30%左右。这样,全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就会逐渐崩溃,美元将成为人人争相抛售的垃圾。一旦日本央行也抵挡不住这股抛售狂潮,加入抛售一族,美日关系将急剧降温。美日反华联盟就会破裂。
由于美元泛滥,币值必然下跌。如果暴涨暴跌,美国金融寡头会从中寻求套利机会,并制造金融危机顺势反击他国。因此,最符合中国和欧盟利益的是让美元缓慢下跌。只要中欧联手,这个战略不难实现。原因是:
(1)中国对美国拥有大量外贸顺差。如果美元汇率上涨,中国可抛出美元,抑制其涨幅。
(2)如果美元(对欧元)汇率下跌,中国可停止抛售美元。如果美元汇率下跌过深,欧盟自会通过抛售欧元稳定汇率。
四
金融寡头对中国的金融战争有五条进攻路线:收购骨干装备产业、房产投机、汇市、股市、期市。股指期货推出后即成为第六条路线。
两种战略:
(1)疯狂推高各类资本品价格,获利回吐,制造金融危机。
(2)收购骨干产业,使中国成为国际金融巨头控制下的加工工厂。
由于中国大力强调自主创新,准备抑制国际巨头对骨干装备产业的恶意并购,使金融巨头控制中国产业的阴谋难以全部得逞。预计今后这个领域将展开反复的拉锯战。虽然中国局部利益仍有可能受损,但只要坚持“自主创新”的方针不动摇,国际金融巨头在此领域将难以掀起太大风浪。
中国已制定了限制外国人炒作房产的法规,只要认真加以贯彻,将使金融巨头掀起房产投机恶浪的阴谋破产。(但小损失仍不可避免。)
因此,国际金融巨头的进攻路线将只剩下四条:汇市、股市、期市、股指期货,总起来就是金融市场。
五
近年来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并居高不下,这是国际金融寡头针对中国的一场巨大阴谋。其目的是,通过原材料涨价,加剧中国企业的经营困难,造成中国骨干产业的大面积破产,以便利用中国的产业私有化(政策性破产)政策,大肆收购,全面控制中国的骨干产业。
必须充分注意,日本金融势力也深深参与了这一巨大阴谋。正是由于日本钢铁企业的大幅提价,导致国际铁矿石原料价格的大幅飚升。
这同时表明,国际实业巨头也已成为国际金融巨头的直接或间接控制对象。正是在金融巨头的支持下,实业巨头才敢于放胆收购中国骨干装备企业。到目前,中国已有多个产业被外资控制或渗透,表明国际金融寡头的收购战略已获得相当的成功。
但是,金融寡头们也有失算之处。由于大规模通货膨胀( 这首先是由金融寡头的战略引起的),使世界各国居民购买力相对下降,从而使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大规模涌向世界市场。中国外贸出口连年高速增长。金融寡头打压中国经济的目标落空。
其次,随着中国新政的实施,金融寡头的收购战略日益受到抑制。
第三,由于中国实施经营非洲战略及其它相关战略,金融寡头抬高原材料价格扼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企图也已被部分打破。
总的来说,国际金融寡头与中国的原材料期货战、企业购并战错综复杂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中国应对的主要策略是:
(1)建立强大的原材料储备体系。
(2)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应以满足自身需要为标准,不得参与投机。决不允许再出现中航油和国储期铜类似事件。(任何对国际期货的投机性参与都可能被国际金融寡头无情吞没。)
(3)持续大力经营非洲。向世界各地拓展资源渠道。
(4)推进自主创新。
(5)通过国家采购、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措施,扶持民族产业。
六
由于企业并购战与原材料期货战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金融寡头在这两个领域发动金融战争可能伤及自身,因而中国只要掌握正确的策略,因势利导,基本可以确保较长期的安定。
今后金融战争的主战场将移至汇市和股市。而其焦点则聚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。原因是,只有拆解中国的外汇储备,金融巨鳄才能任意做多或做空,将中国的汇市、股市玩于股掌。
近年来,围绕中国的外汇储备,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。美国则直接施压:不减少外贸顺差(实际是针对中国的外汇储备)就制裁中国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随声附和:中国的外汇储备确实太多了,应该赶快花掉。
其实,一万亿外汇储备根本算不得多,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投机资本。这种投机资本就象左冷禅输送给任我行的寒冰真气,越多越危险。如果说一定要减少外汇储备,首先应当抑制投机资本的涌入。实际上,近期兴起的关于金融战争的热话题,本来是没有必要讨论的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坚持最强硬的金融保护体制。但是,由于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,金融领域不得不放开,加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不断鼓噪,使讨论这个话题不仅必要,而且非常严峻和迫切。
中国应对金融战争的关键在于保持高额的外汇储备。因此,必须坚决驳斥各种关于应减少外汇储备的错误思想言论。例如外汇储备过多易引发通货膨胀、易贬值受损、易导致“人民币流动性过剩”、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等。由于经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,此类理由可以举出千万条,但却盖不住一个最大的道理:中国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,这必须依靠高额的外汇储备才能支撑。
七
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危机四伏。金融战争已成为常态,并且愈演愈烈,甚至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程度。中美之间的金融战争不仅不可避免,而且早已刀光剑影,寒气森森。这是悬崖绝顶上的搏斗,退让就是死亡。如果中国获胜,凭着仁义之心,美国尚可保全躯体。如果中国战败,信奉丛林法则的美国将毫不留情。中国必坠入万丈深渊。
中国人民极其热爱和平,但这和平却乞求不来,只有依靠斗争与反抗。面对美国金融寡头紧锣密鼓的战争部署与外围摩擦战,中国必须实施积极防御战略。
中国十年内的根本目标应是击破美元霸权体系,推动建立以欧元为第一流通货币的国际金融新体系。操作办法很简单:使美元币值每年均匀地下跌3%左右,十年达到30%左右。这样,全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就会逐渐崩溃,美元将成为人人争相抛售的垃圾。一旦日本央行也抵挡不住这股抛售狂潮,加入抛售一族,美日关系将急剧降温。美日反华联盟就会破裂。
由于美元泛滥,币值必然下跌。如果暴涨暴跌,美国金融寡头会从中寻求套利机会,并制造金融危机顺势反击他国。因此,最符合中国和欧盟利益的是让美元缓慢下跌。只要中欧联手,这个战略不难实现。原因是:
(1)中国对美国拥有大量外贸顺差。如果美元汇率上涨,中国可抛出美元,抑制其涨幅。
(2)如果美元(对欧元)汇率下跌,中国可停止抛售美元。如果美元汇率下跌过深,欧盟自会通过抛售欧元稳定汇率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